产品展示

新闻资讯

NEWS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 > 半容积式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

半容积式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

日期:2025/5/10 10:30:00  来源:http://www.zjshunte.com/news1072509.html

容积式热交换器(Semi-Storage Heat Exchanger)通过容积式蓄热+即热式换热的复合设计,兼顾高效传热与稳定供水,广泛应用于医院、酒店、学校等集中供热系统。以下从结构组成、工作模式、技术优势、应用场景四方面系统阐述其原理。

一、结构组成与功能分区

蓄热罐体材质:碳钢内衬不锈钢(厚度≥3mm)或全铜合金,承压能力≥1.6MPa。

功能:存储加热后的热水(蓄热容量为总需水量的20%-30%),平衡用水高峰与低谷的热量需求。

换热盘管类型:螺旋形紫铜管(外径Φ25-Φ32mm,壁厚≥1.2mm),表面镀镍防腐。

布局:双层盘管设计(内层为高温一次侧,外层为低温二次侧),实现逆流换热(温差利用率提高15%)。

智能控制系统传感器组:温度传感器(精度±0.5℃):监测蓄热罐与盘管进出口水温。

压力传感器(精度±0.01MPa):监控系统超压风险。

执行机构:电动调节阀(开度控制精度≤1%)、循环泵变频器(频率调节范围30-50Hz)。

二、双模式工作原理与动态调节

蓄热阶段(低谷电价期)流程:一次侧高温水(85-95℃)进入内层盘管,与蓄热罐内冷水(初始15℃)换热。

二次侧循环泵启动,将蓄热罐内水温提升至60℃(设定值)。

控制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,动态调节一次侧阀门开度(开度50%-80%)。

效能:蓄热速度达12L/min·kW(比传统容积式提升40%),8小时内可完成3吨蓄热。

即热阶段(高峰用水期)流程:蓄热罐内60℃热水通过外层盘管与二次侧循环水(25℃)二次换热,输出55℃生活热水。

流量传感器检测用水量,当瞬时流量>3m³/h时,启动一次侧辅助加热(补热功率10-20kW)。

压力传感器监测系统压力,超压时(>1.4MPa)自动开启泄压阀。

优势:供水温度波动≤±2℃,满足医院手术室等高精度场景需求。